欢迎访问:山东新农村传媒网
济南 青岛 烟台 潍坊
临沂 济宁 淄博 菏泽
德州 威海 东营 泰安
滨州 聊城 日照 枣庄
位置:首页 > 新闻系统 > 关注三农

赵永德 李春臻:​强村富民的“黄金树”

访问量:325 来源:本站 日期:2024-01-25 [字体: ]

强村富民的“黄金树”

作者 | 赵永德 李春臻

640.jpg

所谓的“黄金树”其实就是我们寺头镇所独有的,“国家地标产品”红香椿树。因为它一年四季都能为村民结出换取金钱的红香椿,所以被当地村民亲切地称为“黄金树”。
这种有“黄金树”雅称的香椿树,在我镇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因质脆、汁多,香味浓郁,早在明代就被明太祖封为“天下第一香椿”,作为贡品专供皇宫。虽然贵不可言,可是因为贴上了皇家标签,与百姓无缘。历经数百年的朝代变迁,红香椿退去皇家商标,渐渐走上百姓的餐桌,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百姓喜爱。被制成多种美味的菜肴,大饱食客的口福。可是红香椿不耐储存,不易保鲜,这美味的菜蔬只能在清明之后,芒种之前,这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在本地百姓菜篮子中昙花一现。虽然栽种容易,产量也不低,却没给百姓带来多少经济效益。


直到2003年,临朐县科协杜长远主席,在南西安村做帮扶干部,发现了如同养在深闺中的美女般的红香椿,才彻底改变了它的命运,从此美名远扬。

杜主席初到南西安,看到勤劳的山村乡亲,在贫瘠的山岭薄地上,春种一坡田,秋收几瓢粮的现状,很着急。他苦苦寻觅,多方调查,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循规蹈矩的山村百姓,寻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经过好长时间的考察探寻,决定在房前屋后,堰边地头恣意生长的红香椿——这曾经的“皇家贡品”上,做做文章。当时寿光的蔬菜大棚种植的反季蔬菜,风靡全国,为当地百姓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于是,他向当时的村支部书记刘会堂建议:“我帮扶2000元钱做启动资金,再给你派两名技术员,建一个香椿大棚,试试种植反季香椿如何”?刘会堂这位有思想,有眼光,心中有百姓的村支书,立即行动。用玉米杆做篱笆墙,顶上覆盖塑料膜,建成了史上第一个占地100平米的香椿棚。之后的日子,刘书记在技术员刘光喜、张同顺的指导、帮助下,像呵护自己的孩子般,日夜守护,大胆探索。终于在腊月初,头茬香椿成功采摘了50斤!当这凝聚着县、镇、村三级领导干部的希望和技术员心血的反季红香椿,以每斤60元的价格交易成功后,轰动了整个寺头镇。要知道当地的露天红香椿,需在清明后上市,每斤价格仅有2元!
640 (3).jpg
第一个香椿大棚种植成功的壮举,仿佛给寺头人安上了“点木成金”的金手指,让红香椿树从此走在了蜕变为“黄金树”的路上。
2004年,南西安村村民在刘书记鼓励、带领下,建起香椿大棚九个,并且都喜获丰收。镇政府领导为了提高红香椿的知名度,请相关部门做检测,将红香椿的营养成分和食疗功效,做成精美的标签,贴在每份冬季香椿的包装盒上。让每位品尝到红香椿的食客,都知道寺头红香椿营养丰富,有活血、养颜功效,是纯天然,无公害,绿色菜蔬。一时间,远近客商蜂拥上门,时常出现香椿还没采下来,收购的客商已等在大棚外的繁荣场景。这一年,九户香椿大棚种植户,都赚了个盆满钵满。表率的力量是伟大的,村民亲眼见到邻里亲朋,靠种植大棚鼓了腰包,纷纷效仿。2005年南西安中心村,香椿大棚发展到80个。镇政府领导看红香椿发展前景良好,及时下派技术员,到同南西安村差不多自然环境的周边村,指导发展香椿大棚。及时送技术下村、上门,解决种植技术难题。人们没了技术上的顾虑,迅速跟风。南西安、石佛、桃花等20多个中心村,100多个自然村,利用冬季农闲季节种植香椿大棚,蔚然成风。在之后的几年间,冬季香椿大棚迅速发展到120个。成了强村,富民的支柱产业。


 镇政府为了将红香椿这富民、强村的农产品,做成经典、高端品牌,于2010年申请了“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我镇也因此被誉名为“红香椿之乡”。盛名之下更进取,寺头人抓住红香椿这特色产业,采取品牌发展战略,聘请专业团队为红香椿产业营销进行全面策划。先后成立了“红香椿产业协会”、“乡村合作社”等多举措铺设销售链条,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同时注资金,投技术扶持“山河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对红香椿进行深加工。先后研发出“油焖红香椿”、“香椿酱”“风味香椿咸菜”等多种香椿制品,彻底解决了红香椿保鲜难的短板。素装的红香椿,经过高科技装扮,或瓶装,或灌装,或盒装,不仅走进大江南北的超市,还走出国门,登上了日本、韩国的餐桌。有了加工产业的保驾护航,技术员又在种植技术上下功夫。指导种植户淘汰老树,尽量往矮壮,疏植,复壮等反面下功夫,让香椿嫩芽,嫩叶尖一直采摘到下霜。更神奇的是我镇技术员竟利用人工催眠法,让香椿树在七月下旬到九月上旬,再奉献一茬秋季鲜红香椿。因本地秋季昼夜温差大,气温较春季低的原故,这一茬香椿芽,无论是口感,还是观感,都不输春季露天红香椿。至此,经过几代人不懈地挖掘、探究,终于将寺头的红香椿树,打造成了四季皆产金钱的“黄金树”,曾经的“天下第一香椿”实至名归。

如今,寺头镇拥有冬暖式香椿大棚5000多亩,露天红香椿2.5万亩,红香椿年产量达400多万公斤。为集体增收,村民致富,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果你有兴趣到寺头来做客,无论什么季节,都会看到忙忙碌碌采摘香椿的村民,一辆辆装满鲜香椿的各地牌照的车辆。都会听到村民自豪地说:“栽下了香椿树,不愁日子过不富”。“栽下了香椿树,不愁娶不到好媳妇”。

640 (10).jpg

赵永德,1961年生,临朐县寺头镇人,大专文化,爱好文学创作,作品先后在中央、省、市、县报刊、文艺杂志发表,作品多次获奖。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民俗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潍坊市作家协会会员、临朐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临朐县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临朐县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临朐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临朐县寺头镇文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临朐县寺头镇作家协会主席。

640 (2).jpg

李春臻,女,临朐县寺头镇石佛堂村人,1964年7月出生于寺头镇宅科村,退休高级教师。喜爱文学创作,善长诗歌、散文、传说故事等。作品曾在报刊、微信公众号发表。现为寺头镇文联会员,琵琶墁景区办公室主任。


上一篇:灵芝大王的情怀-访山东省劳动模范张华斋同志 / 下一篇:寺头镇果品生产第一人 ——追忆林业先驱陈洪信老人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 学习强国 | 新华网 | 人民网 | 央视网 | 山东省人民政府网 | 中国网 | 齐鲁网 | 网易新闻 | 爱临沂网 | 山东新农村 | 市场信息网 | 中国保护消费者网 | 木业网 | 卓群网络 | 临沂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