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新农村传媒网
济南 青岛 烟台 潍坊
临沂 济宁 淄博 菏泽
德州 威海 东营 泰安
滨州 聊城 日照 枣庄
位置:首页 > 新闻系统 > 时代先锋

与时偕行 善发先声 ——管斌

访问量:1357 来源:美篇 日期:2019-11-20 [字体: ]

近日,经济日报高级记者、经济日报山东站站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管斌,来到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在30层视频会议室,为人民网开讲“逐梦”青年员工对话系列活动第四讲:《新时代主流媒体记者如何践行“四力”——与时偕行 善发先声》。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不断增强“四力”,是媒体人的必修课。

 

管斌作为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受到过习总书记会见。2016117日上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暨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颁奖会北京人民大会举行,习总书记亲切会见理事会全体代表和获奖者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

管斌说,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非常荣幸。总书记对广大新闻记者提出4点希望。一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守党和人民立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二是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深入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宣传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行的奋斗和取得的成就,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三是要坚持正确新闻志向,提高业务水平,勇于改进创新,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四是要坚持正确工作取向,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发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勤奋工作、甘于奉献,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一句话,就是要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管斌与大家一起重温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他说:“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新闻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和改进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科学回答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长远发展一系列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重大问题,深刻论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历史方位、职责使命、方针原则等重大课题。这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科学指南、根本遵循。

作为媒体人,特别是主流媒体人,要做一个瞭望者,关注时代热点,回应时代命题,充分发挥舆论引领作用。

管斌结合自己30多年的新闻实践与思考,强调记者要有家国情怀,要有使命感,阐述怎样把握大势,善于发现, 为时代的进步,发出先声。

 

 管斌从三个方面展开讲座:

 一、胸怀天下 路在脚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人自古就有天下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于我们新闻舆论工作者来说,天下兴亡,舆论有责。“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言何其重要!习总书记指出:“做好党的新闻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

新闻工作者要有家国情怀,新闻界的老前辈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范长江、邹韬奋、穆青等无不具有家国情怀。

人民日报社的老社长、范长江老前辈,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家、社会活动家,是中国新闻界的圣人。什么叫作“圣”呢?孟子曰:“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就是说,善充满全身叫作“美”,充满并且能发出光辉叫作“大”,光大并且能使天下人感化叫作“圣”。长江前辈,始终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为民族鼓与呼,他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满身都是正能量,他是充实的,所以他是美的,而且是真善美的;他的《中国的西北角》一出版就闪出光芒,就大受欢迎,他是充满而又发出光辉的,所以他是大的,而且是伟大的;《周易》上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范长江前辈就是以文化人,而且“化”到今天,“化”到永远。我们知道,118日,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记者节,就是因为范老在1937118日发起成立了“中国青年记者学会”;我们还知道,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长江奖成为全国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他不是“小化”,他是“大化”,“大而化之之谓圣”,所以他是圣人,新闻界的圣人。范长江是真正的名副其实了,他姓范,也成了“范”,是典范;他名叫长江,精神也如长江,生生不息,奔流不止。范老前辈永垂不朽,长江精神永放光芒。   

 

 

管斌参观范长江纪念馆    常德宝摄影

时代塑造记者,记者影响时代。范长江前辈,就是在需要大师的时代产生的大师。现在,我们正处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新时代,非凡的时代需要非凡的记者,新闻工作天地广阔、大有作为。我们新闻人要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争做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民族的新闻工作者。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我们新闻工作是崇高事业,我们需要榜样引领,而且拥有了引领的榜样——范长江就是新闻人永远学习的好榜样。我们全国的新闻人,都以范长江为榜样,就会产生更多的范长江式的新闻工作者,就会人才之川归大海,“不尽长江滚滚来”!

 

管斌结合自己的例子,来讲这一部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精准管理是提高治理能力的时代要求。管斌是我国最早报道、最早提出精准管理思想的新闻工作者。

改革开放的前期,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粗放发展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如何破解?1998年初春,管斌深入山东烟台农村采访一个多月,给出答案:从粗放到精准这是必须的转变。那时精准还是个陌生词。管斌采写的系列报道,《人民日报》1998716日以《精准的魅力》为题开始刊登;《光明日报》714日以《精准农业一条必由之路》为题刊发;《经济日报》614日以《精准农业:21世纪中国农业的必然选择》为题隆重推出。《大众日报》、《烟台日报》以《精准农业在烟台》为题,分上中下三篇刊发。报道引起强烈反响,全国很多地方到烟台参观学习。同年9月,经济日报社组织专家在烟台召开发展精准农业高层论坛。

2004年底,管斌走进大型钢铁企业济钢,采访一个半月,写出13000字的《济钢的精准之路》,2005224日,《经济日报》、《济南日报》同一天强势推出。济南市委市政府作出全市向济钢学习的决定,331日,《经济日报》发表《济南全城学“精准”》的反响报道。济钢经验引起中央领导关注,济钢成为全国典型。

管斌认为,精准,不仅农业、工业需要,而且很多领域都需要。于是2005年他发出评论《精准之路,希望之光》,文中说:“精准之路,就是我们的希望之路,胜利之路。我们的民族需要精准,中国需要精准!”如今,精准已成热词,“精准扶贫”已是国家战略。

 

 二、见微知著 典型引路

《韩非子》:“圣人见微以知著,见端以知末。”

汉代袁康:“故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终。”

清代的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上揆天道,下察民情,酌古准今,见微知著。”

见微知著,一叶知秋,记者要有这种敏锐。

习总书记指出:“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我们新闻工作者要有前瞻性,发出先声,舆论引领。

我们的文化中,有运用典型的传统。“二十四孝”就是古代树立的典型。我们党把典型引路更加发扬光大。而且典型多来自基层。张思德、白求恩、雷锋等等。我们要践行“四力”,善于发现典型,推出典型。

管斌结合《和谐济南》的采写,来具体讲第二部分的内容。“我从1999年做经济日报社济南记者站的站长,报道领域就是济南。直到2017年我才做山东记者站站长。我熟悉济南,深入济南。用大量来自基层的鲜活的细节,大量来自群众的生动的故事,支撑了《和谐济南》。”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需要和谐管理。管斌是我国最早报道、系统研究和谐管理思想的新闻工作者。

管斌长期在记者站工作,他在看到辉煌的同时,也看到了发展的不平衡带来的矛盾。怎样解决?管斌写出15000多字的《和谐济南》,揭示如何构建和谐社会,2003年底《经济日报》分3次登出,200417日《济南日报》用一个半版隆重推出,2004年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战略部署。这体现了管斌作为一位中央级党报记者的前瞻性和舆论引导的主动性。

中华文化异彩纷呈,一个“和”字贯穿始终。管斌积极探索和谐管理之道。他有个特点,把超前的理念、设计考虑成熟后,就去“实验”,见到成效后,再宣传报道,推动、引领。从1999年他就义务指导一个企业推行和谐管理,2000年他去总结经验,在20001221日的《经济日报》发出《一楼和”气兴润华》。

管斌推出80多万字《和谐管理之道》(获华东优秀图书奖)和30多万字的《和谐圆道》两部论著。

 

 三、雨露滋润 成风化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深厚的道德资源。春风化雨,道德润人,源远流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令世界瞩目。但在社会转型、思想多元的时期,道德也出现了问题。管仲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们不能物质丰富了而精神空虚,如何打牢道德的地基?

所有大记者,都是在回答时代的紧迫课题。

管斌始终有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站在时代潮头,把握其中关键,通过剖析案例,进行深度报道,解答现实课题。

 

管斌采访时,把雷锋像章佩戴给一位老司机,老司机激动不已。    常德宝摄影

管斌始终有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站在时代潮头,把握其中关键,通过剖析案例,进行深度报道,解答现实课题。

管斌用新闻作品回答:我们要有道德的自信,走雷锋之路,行成德之道,把弘扬雷锋精神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他大声地喊出了:“九九归一,天下归德!”

管斌在2012年,就把雷锋精神放在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上观照,在中华文化与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中,深刻地展现雷锋精神,作为纪实作品,如此写法,管斌是第一人。2018928日上午,习总书记在抚顺参观雷锋纪念馆时强调,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它是五千年优秀中华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这与我们当前的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勤务员都是一脉相承。所以,雷锋精神永远值得弘扬。

2012年管斌采访雷锋的战友刘成德时,吃住一起。                  常德宝摄影

 

管斌与雷锋的战友乔安山、刘成德在归德雷锋纪念馆合影。         常德宝摄影

山东济南长清区归德镇薛庄村的刘成德,由雷锋当年“学习的好榜样”,成为全国学雷锋的好榜样。从2012229日管斌开始采访刘成德,经常吃住在老人家中,到101日,《领导科学报》推出“学习雷锋好榜样,喜迎党的十八大”特刊,用28个版,震撼发表管斌的《成德之道》,并在《编者按》中指出:“成德之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道,雷锋精神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2014311日,习总书记出席十二屆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亲切接见部分基层代表,他对某工兵团“雷锋连”指导员谢正谊说:“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201332日,《经济日报》用4个彩版隆重刊登管斌2万字的长篇通讯《成德之道》。中宣部新闻阅评对这篇报道给予充分肯定,2013年第10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2013年底,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管斌30万字的长篇纪实《成德之道》,该书荣获出版界最高奖之一的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

济南下岗职工段升满曾经上访、曾经情绪低落,读过《成德之道》后,重新点燃起当年参战的激情。谈到《成德之道》对他的影响,段升满泪流满面……

《成德之道》已再版10次,发行量突破10万。

 

时代需要有担当的好记者,时代需要有温度的好作品!

雨露滋润,成风化人,久久为功,积善成德。

管斌讲完后,还与与会同行作了互动。新闻无涯,探索有路,对话环节,气氛热烈。

文章来源:常来常往的美篇(部分图片由人民网提供)

编辑:金琳琳

上一篇:榜样 | 管斌 / 下一篇:税务局发挥党建共建互促作用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 学习强国 | 新华网 | 人民网 | 央视网 | 山东省人民政府网 | 中国网 | 齐鲁网 | 网易新闻 | 爱临沂网 | 山东新农村 | 市场信息网 | 中国保护消费者网 | 木业网 | 卓群网络 | 临沂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