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新农村传媒网
济南 青岛 烟台 潍坊
临沂 济宁 淄博 菏泽
德州 威海 东营 泰安
滨州 聊城 日照 枣庄
位置:首页 > 新闻系统 > 农业知识

大棚温室(地棚)种植黑皮鸡枞菌 出菇管理技术

访问量:1832 来源:济宁 日期:2021-08-21 [字体: ]

黑皮鸡枞菌,又名长根菇。它不仅含有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脂肪,还含有钙、磷、铁、核黄酸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体弱、病后和老年人理想的食疗佳品。黑皮鸡枞菌肉细嫩,气味浓香,味道鲜美,是食药用菌中丰富资源宝库中的一枝独秀。它的提鲜美味之功效,远在味精之上,因为它的谷氨酸钠含量较高,所以,无论炒菜还是清蒸或做汤,其滋味都很鲜美,是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黑皮鸡枞菌属于中高温型菌,要求温度在 23-25℃最为适宜。

一、种植大棚的准备

因此大棚应选择保温效果较好的类型。推荐使用像地下深挖 1-2 米的冬暖式大棚。为保持棚内温度,在棚顶覆盖草苫子(草帘)、棉被、大棚膜,同时棚内外各一层遮阳网等来控制温度。冬季棚外不需要遮阳网,白天让阳光透过大棚膜晒进棚内,提高棚内温度,晚上盖上草毡子和棉被保持温度,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阳光不可直射菇体,因此在棚内加一层遮阳网阻挡阳光直射菇体。夏季棚外加一层遮阳网,避免棚内温度过高,需要注意的是遮阳网与棚顶之间必须留有一定的空间,才能发挥遮阳网的效果。

二、覆土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备好覆土。准备25㎝厚的土量,并对土壤进行消毒,消毒方法是铺在水泥地上10㎝的厚度,在阳光下暴晒,每12小时翻搅一次。

第二步:平整土地。在暴晒土壤的同时对棚内地面进行平整,以便摆放菌包,并做好过道,以便采菇时使用。

第三步:粉碎土壤。用挠地机挠5遍以上,使土壤松软。

第四步:摆放菌包,将菌包剥开去掉塑料薄膜,再将菌包浸入消毒液中约半分钟(可用三个盆轮番浸泡),沥干药水,把菌包移到菌床上摆成梅花状,菌包之间间隔1-3㎝,每平方米菌包数量为50个左右。注意:(接种口朝下竖放,同时菌包摆放时根据季节气候不同留有不同距离的空隙。夏季温度较高,间隙应较大,一般在 2-3㎝;冬季温度较低,间隙应较小,一般在1㎝左右即可。菌包摆完后再喷施一遍绿霉净。

消毒液配方表

序号

药品名称

用量

备注

1

多菌灵

50ml

用量也可按照说明书

2

高效绿霉净

30g


3

阿维哒螨灵

30ml


4

100


 

第四步:覆土。菌包摆放完毕后随即覆土(切不可隔夜覆土,因为此时菌包脱袋后会大量损失水分,同时易感染杂菌或被虫害啃噬)。覆土分两次完成,第一次将土壤覆到菌包以上 1-2㎝即可,此时土壤虚高,菌包间的空隙下方并没有被填实。之后用微喷浇一遍水,将菌包上面的土壤冲至缝隙间,注意浇透不要浇过;第二次覆土将土壤覆盖至菌包以上3㎝,不再浇水。(随后观察土壤湿度,没有明显的干燥不需要浇水)

第五步:遮阳网遮阳。遮阳网要将阳光直射面全部遮上。如果大棚内土壤温度达不到25℃,则先不要遮阳,让阳光直射土壤,提升土壤温度。15天以后,取出一个菌包观察出芽情况。如已出芽则遮阳。

三、温度的控制

温度范围控制在23℃-25℃之间,低于23℃则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长期不生长的菌包易生杂菌;高于26℃,菌包会被烧死。(这里提到的温度值都是指土壤的温度,因为土壤的温度才能代表菌包的温度)。恒定的温度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除非采用地暖管道控温。但这样就增加了成本。这里介绍一些大棚温度控制的方法。

使用大棚膜、遮阳网、棉被、草毡子、卷帘机、热风炉等调控温度。大棚膜是大棚必备的条件,也是大棚内温度高于外界的核心条件。白天阳光透过大棚膜照进大棚内,在升高了棚内温度的同时也保持住了热量不被散失,也能更好地保持二氧化碳浓度,这是出芽后非常关键的一点。白天阳光透过大棚膜提高棚内温度,傍晚就要将棉被和草毡盖上,保持棚内温度。草毡成本低,配合棉被使用,即可较低成本,也可较强保温效果。春秋季节,通过大棚自身的升温、保温性能即可达到我们所需的温度,但是冬季就必须依靠热风炉来提高棚内温度了,如果大棚较长,则可将热风炉安装在中间,向两边伸出两条布袋,使棚内温度提升均匀,切不可直接将热风吹进棚内。夏季,棚内温度最高可到40到50℃,即使土壤温度没有超过26℃也需要降温,因为持续的高温易滋生病虫害,一旦发生将极大影响产量。夏季降温的方法主要是依靠遮阳网,在棚内用遮阳网主要作用是阻挡阳光直射,而在棚外用遮阳网就更大的起到降温的作用。首先要选用六针以上的遮阳网,过稀就起不到降温的效果了,或者可以采用两层重叠使用,效果更好;其次,遮阳网要与棚顶留有50㎝到100㎝的距离,在此空间中空气流通才能起到降温的效果。另外,在通风和喷水的环节中,必然会带走一定的热量,因此通风和喷水损失的温度也是需要计算在内的。

四、湿度的控制

鸡枞菌生长过程中湿度的控制主要依靠土壤的保湿性。湿度的控制不能以固定的次数或水量为依据,因为各地地理条件不同,土壤保湿功能不同,所以喷水的次数和水量也不尽相同。我们常见的土质有沙土和黏土(於土),沙土保湿性不好,但透气性好,而黏土恰恰相反,因此我们说半沙半於的土壤是最好的;或者可以在黏土里面参一些草炭土,珍珠岩等等增加透气性的物质,同时还能使保湿性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在土质条件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掌握土壤湿度呢,这就要我们勤于观察,及时调整,保持湿度在一个相对均匀的条件下。土壤湿度首先的一个原则是不能影响透气性的同时达到最大的湿度。从数值上讲,空气湿度再90%以上为宜。但空气湿度还不足以代表菌包的湿度,我们还是要看土壤的湿度。在埋包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摆包前要弃掉菌包的塑料袋,这时菌包暴露在外界中,水分散失很快,因此在第一次覆土后要浇一遍水,菌包浇透不浇过,此时不用担心湿度过大,因为水分会有一大部分渗透到地下,还会有一部分反渗到上面的土层,因此菌包不会有大量水的长时间浸泡。一次浇水过后一般4-8天不用再浇水。而且后期浇水最好用 400-1000 目的喷头均匀地喷洒到土壤上,这样不会造成局部的湿度过大,滋生杂菌。

五、光照的控制

光照的控制相对简单,主要掌握三点:首先是光照过多会加快菇帽开伞速度;其次是光照过少会造成菇体颜色过浅;再次是必须使用散射光线。菇帽开伞和菇体颜色都是影响商品菇分级的指标,菇帽以大小适宜、边缘内卷为好;菇体颜色越深越好。在大棚盖保温被的时候,两片之间要留有 3-5 公分的缝隙,同时棚内配合遮阳网,形成散射光。一般来说,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菇芽露出开始每天 2-4 小时的光照,具体情况还要看菇的生长来进行调整。

六、通风的控制

通风的作用是促进菌丝生长、使菇杆增粗,但同时通风过多又会使菇帽迅速开伞,所以通风的控制也要根据菇的长势来调整。一般来说,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多通风,保持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与外界接近,要求 1000ppm 以下;原基形成以后逐渐减少通风,所谓原基形成是指在菌包上形成米粒状的小芽,等到菇芽冒出土壤,就要看菇调整了,菇帽小的时候多通风一点,菇帽大的时候少通风一点,原则上菇芽冒出土壤后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应保持在2000-3000ppm。

 


上一篇:如何利用植物精油预防猪肠道疾病 / 下一篇:没有了!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 学习强国 | 新华网 | 人民网 | 央视网 | 山东省人民政府网 | 中国网 | 齐鲁网 | 网易新闻 | 爱临沂网 | 山东新农村 | 市场信息网 | 中国保护消费者网 | 木业网 | 卓群网络 | 临沂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