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新农村传媒网
济南 青岛 烟台 潍坊
临沂 济宁 淄博 菏泽
德州 威海 东营 泰安
滨州 聊城 日照 枣庄
位置:首页 > 新闻系统 > 法治在线

浅谈吸食新型毒品的诱因与防控

访问量:987 来源: 日期:2015-11-13 [字体: ]

摘要:冰毒等新型毒品以其简单的合成方式和致幻效果等优势迅速挤占毒品市场,提高了毒品案件的发生率。此类毒品之所以能得到迅速蔓延,存在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本文从社会风气、职业特点、家庭、教育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剖析,并认为要从宣传、管理和教育等方面,进行有效的防控

关键词:新型毒品、诱因、防控

新型毒品,是指经由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包括冰毒、K粉、摇头丸、海乐神、迷魂药等。在传统毒品犯罪还未有效遏制的今天,新型毒品登上历史舞台,并以其简单的合成方式和吸食后的兴奋效果等特点迅速挤占毒品市场,加快了我国吸毒人员的递增速度,同时加剧了毒品案件的发生率。

与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的“镇痛、镇静”等麻醉吸食效果不同,冰毒等新型毒品的吸食效果主要是“兴奋、致幻”。因此在新型毒品吸食群体不断蔓延的同时,更为严重的毒品犯罪不断滋生,并且助推其他违法犯罪发展蔓延。

分析吸食新型毒品的诱因,不能仅仅从公安系统的角度分析与研判,更要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从社会风气、职业特点、家庭、教育等各个方面全面剖析,严厉防控。笔者认为,冰毒等新型毒品之所以能得到迅速蔓延,一方面归咎于其简便的生产流程及简单的吸食方式,而更深层次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风气不正,名人效应推波助澜。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吸食新型毒品是一种时尚前卫的行为,甚至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尤其是近年来,娱乐圈张元、满文军、李代沫、房祖名等一批一线明星的涉毒违法行为频频曝光,将新型毒品一次次嵌入人们的视野,在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中形成一种“溜冰(吸食冰毒)赶时髦”的时尚错觉。在我国不少地区,人们在KTV、酒吧等娱乐场所的包间甚至是在大厅娱乐过程中架起冰壶吸食冰毒,甚至有人认为冰毒等新型毒品会取代香烟,成为一种交际工具。在这部分人看来,冰毒等新型毒品是自己显示身份地位以及追赶时尚潮流的工具,能在公安系统强力打击的态势下得到新型毒品并且吸食毒品,使吸食者产生扭曲的自豪感和变态的时尚感。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不仅降低了已吸毒成瘾的人的羞耻感,更使吸毒群体迅速扩大、不断蔓延。

第二,特殊职业状态,寻求刺激、感受兴奋。海洛因等传统毒品的吸食效果主要是降低人体兴奋性的麻醉,与此相反,冰毒等新型毒品则使人精神亢奋,正是这种亢奋状态诱使一部分人不断尝试,直至成瘾。在近几年涉毒案件的办理过程中,笔者发现,新型毒品不仅仅在KTV、酒吧等娱乐场所频频出现,在不少其他行业同样受到“青睐”,比如出租车夜班司机、建筑工地渣土车司机。与娱乐场所消费者吸食新型毒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兴奋性而充分娱乐有所不同,出租车夜班司机、渣土车司机吸食新型毒品的目的纯粹是为了让自己保持清醒,尤其是建筑工地的渣土车司机,往往为了缩短建筑工期而昼夜连续作业,经常处于身体疲惫、精神萎靡的状态。为了能够及时恢复体力,很多渣土车司机选择冰毒,而冰毒使人迅速恢复体力的功效其实是在透支人体能量,对于长期连续作业的渣土车司机来说,经过一次透支后要想再次迅速恢复体力只能加大吸食冰毒的量,逐次加量的后果就是迅速成瘾,致使工期结束而吸毒成瘾。吸食冰毒的人处于异常的兴奋状态,甚至出现行为失控,对于出租车司机和渣土车司机来,异常的兴奋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率的上升

第三,家庭氛围不佳,吸食毒品者心理孤僻。在很多吸食毒品嫌疑人中,相当一部分人成长于单亲或有家庭暴力的家庭,在此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人往往内心孤僻、恐惧,这些人踏入社会后,负面的内心状态可能会加剧从而导致自己情绪低落、性格孤僻。当这部分人接触到冰毒等新型毒品而感受到毒品为其带来的兴奋感受后,会迅速产生心理依赖,进而产生生理依赖。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冰毒是用来改变自己、塑造自己的工具,通过冰毒可以使自己尽情的发泄内心的压抑与不快,同时展示自己更加激情的一面。然而兴奋后的极度低迷会使吸食者产生强烈的重复吸食的欲望,经常吸食冰毒等令人产生兴奋效果的新型毒品会导致脑的神经细胞受到严重损伤,引发抑郁症、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

第四,学校教育欠缺,青少年认识不足。毒品消费群体的年轻化趋势愈演愈烈,青少年群体吸食毒品的原因不仅仅在于社会风气的熏染,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对冰毒等新型毒品的认识不足。本身处于青春期的在校学生对所有事物都存有强烈的好奇心,并且对自身的自制力又盲目自信。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恰恰欠缺对学生在毒品尤其冰毒等新型毒品的分析与解说,没能及时将关于毒品的相关成分、成瘾性、危害程度等情况让学生深刻认知。学生接触毒品,尤其冰毒等新型毒品后,抱着极大的好奇心与盲目的自信心尝试吸食,从而慢慢形成毒瘾。

第五,利益诱导,吸毒者变毒贩。冰毒等新型毒品的生产成本极低,而成品的交易价格很高。为了能有钱继续购买毒品用于吸食,很大一部分吸毒成瘾人员走上贩卖毒品的道路。这部分人处于能够购得毒品并且能够找到毒品消费者的圈子中,具有便利的贩卖条件,为了获得更大利润,毒贩往往极力发展新的毒品消费者,在这种从吸毒到贩毒的转变中,吸毒人员诱导更多的人吸食毒品,从而扩大了毒品消费群体。

第六,特殊原因。笔者在近几年的案件办理中发现,一些吸食新型毒品的人追求特殊吸食效果。他们为追求机体的亢奋以及毒品的致幻效果而选择吸食冰毒,通过冰毒迷惑自己,获得短暂的释放。比如在20156月办理的一起贩毒案件中,嫌疑人李某患先天性右腿残疾,但他吸食冰毒后会产生幻觉,感觉自己残疾的右腿迅速恢复正常,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行走。李某在过量吸食冰毒后产生幻觉,将自己多年来的夙愿在幻觉中实现。再如,在20157月办理的张某吸毒案中,张某是一名同性恋人员,为了获得更高的性欲,他大量吸食冰毒,使自己处于亢奋状态,从而产生幻觉。这些人都是一次次的使用冰毒使自己从心理依赖转变为生理成瘾。

深入分析吸食毒品的诱因最终目的在于进行有效的防控。笔者认为,针对吸食新型毒品的违法行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防控: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宣传重点。媒体可以曝光娱乐圈一线明星的吸毒违法行为,并将曝光重点放在对毒品的打击与处理上,放在对吸食毒品人员的法律制裁上,利用“名人效应”进行禁毒宣传。同时,有关部门可以制作相应的公益广告,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使人们认识毒品、远离毒品。

第二,加强行业管理,重点管控特殊群体。类似渣土车司机和出租车司机等需要连续作业的人员,在就业资格审查上建立相关审查科目,并形成定期审查机制,及时关注,及时查处。

第三,强化社区管理,重视特殊家庭。加强居委会等基层组织的职能与力量,重点关注情况相对特殊的家庭,比如单亲或存在家庭暴力的家庭。对于特殊家庭,相关人员应经常入户走访,协调家庭关系,同时注重对该家庭中的孩子进行心理帮教。

第四,完善学校教育,正确疏导学生。学校尤其初、高中学校,应定期开展相应的毒品宣传讲座,同时教育学生如何调节情绪,如何应对负面情绪,引导学生将好奇心用于知识创新、能力提升上。当地公安局可以安排公安一线民警到校园进行案件分析及毒品讲解,使青少年了解更多的毒品危害,从而拒绝毒品、远离毒品。

第五,坚持严打方针,保持高压态势。充分发挥公安系统职能,坚持打防结合,积极侦查发现毒品犯罪,对一切涉毒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予以严厉打击。同时,对一线民警进行常规培训,强化一线民警辨别毒品、缉查毒品、打击毒品犯罪的能力。

吸食毒品本身就是违法行为,而毒品消费同时又滋生其他违法犯罪行为。有效遏制毒品类违法犯罪,不能仅仅依靠公安系统严厉打击,更应该形成全社会合力,共同抵制,众志成城,才能让毒品犯罪无所遁形。(供稿 临沂市公安局缉毒支队支队长:鲁晓峰;副支队长:刘霞;特警支队八分队队长:赵云飞)

责任编辑:孟凡同

上一篇:河南汤阴派出所所长:法律是听我说的 我就是法 / 下一篇:大学生掏鸟获刑10年半续:河南省高院已介入此案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 学习强国 | 新华网 | 人民网 | 央视网 | 山东省人民政府网 | 中国网 | 齐鲁网 | 网易新闻 | 爱临沂网 | 山东新农村 | 市场信息网 | 中国保护消费者网 | 木业网 | 卓群网络 | 临沂网 |